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!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,请使用这些浏览器。
chrome
Firefox

工具栏

小米汽车二季度营收财报:汽车7%占比下的潜力,小米如何以小搏大

2024 年 8 月 21 日,小米集团发布了《中期业绩》,这份财报的发出,吸引了许多财经研究者的关注。众多关注的目光中,小米电动车的表现成为了焦点。在二季度 889 亿的营收中,电动车收入仅占 7%,看似占比不高的背后,许多人发现这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潜力与希望。

一、智能汽车的初露锋芒

2024 年 3 月 28 日,小米正式推出智能汽车,二季报首次披露的信息,让我们得以窥见小米汽车的初步成果。

智能汽车收入 62 亿,交付 2.73 万辆,均价 22.9 万元/辆。这个数字或许在庞大的汽车市场中并不起眼,但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品牌来说,却是一个坚实的开端。每一辆小米汽车,都承载着小米的科技梦想和对未来出行的憧憬。

小米汽车工厂已于 6 月开启双班生产,这意味着产能的提升和市场供应的增加。预计 11 月 SU7 总交付量将突破 10 万,全年交付目标上调到 12 万。这样的目标,既展现了小米对自身产品的信心,也反映了市场对小米汽车的期待。

截至 6 月初,已在 10 个城市开通城市领航功能(城市 NOA),预计 8 月在全国开通。已售车辆可通过 OTA 升级增加开通城市、优化性能。这一举措,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智能的驾驶体验,也体现了小米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和决心。

汽车业务尚未对营收结构造成显著影响,只给代表 Q2 营收的彩色堆叠柱加了个“小帽子”。但这顶“小帽子”,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。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,只要给予它适宜的土壤和阳光,就有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。

二、小米原有业务的坚实后盾

推出智能汽车后,智能手机、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、互联网服务成了“传统业务”。这三项业务是坚实后盾,各自有着自己的洞穴,为小米汽车提供了坚实的支持。

智能手机仍是支柱业务,它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,屹立不倒。互联网服务盈利能力也不逊色,它如同一条奔腾的河流,源源不断地为小米带来利润。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毛利润亦相当可观,它似一片广阔的草原,生机勃勃。

2024 年 Q1,智能手机毛利润 69 亿,互联网服务毛利润 60 亿;2024 年 Q2,智能手机毛利润 56 亿,互联网服务毛利润 65 亿。这两项业务的毛利润贡献率不逊于智能手机,原因是互联网服务业务毛利润率高达 75%左右。当智能手机毛利润回落时,IoT 业务及时补位。例如 2024 年 Q2,智能手机毛利润 56 亿,环比下降 13 亿;IoT 业务毛利润 53 亿,环比增长 13 亿。

这三项传统业务的稳定发展,为小米汽车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。它们就像一个坚固的堡垒,守护着小米汽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。

三、“卖一辆亏 6 万”——误解与真相

“小米卖一辆车亏损 6 万多”成为无数媒体信手拈来的标题,还上了热搜索。然而,这个说法真的正确吗?

2024 年 Q2,“汽车等创新业务”毛利润 9.8 亿、毛利润率 15.4%(Q1 毛利润 12.6%),经营开支 29 亿;经营亏损 19.2 亿(经调整亏损 18 亿),单车亏损达 7.03 万元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卖一辆车就亏了这么多。

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,如原材料、人工,被列入生产成本,它与产量挂钩。正常情况下,生产 50 辆车的原材料成本是生产 10 辆车的 5 倍。至于是赔是赚,要看销售收入是否高于成本。

例如蔚来,2019 年汽车销售收入 73 亿、成本 81 亿,毛亏损 7.3 亿;2021 年销售收入 332 亿、成本 265 亿,毛利润 66.5 亿,单车毛利润 7.3 万元、毛利润率 20%。尽管经营亏损 45 亿,但不能说“卖一辆亏一辆”。

不与产量挂钩、难以摊到单位产品的支出,被列入费用(也可称为开支)。比如打品牌广告,砸 1 亿广告费卖出 1 万辆车,砸 5 亿未必能卖出 5 万辆。销量与广告费用正相关,但不存在线性关系。

2024 年 Q2,小米汽车所在板块毛利润率为 15.4%,卖一辆赚 3.5 万元(单价 22.9 万元乘以毛利润率)。“卖 1 辆亏 6 万”是扯淡!果真如此,买 10 万辆岂不要亏 60 亿?事实上,按现在的毛利润率和费用率,季度销量超过 8 万,小米汽车就能盈利。

四、开始造车、费用率降了

都知道造车烧钱,关键问题是费用太高。例如蔚来,2021 年已经走上正轨,研发费用 46 亿、费用率 12.7%;市场/行政费用 69 亿、费用率 19%;总费用率达 31.7%。就连特别会省钱的理想,2021 年总费用率也达到 25.1%。

而小米的奇葩之处在于,开始造车后费用率不升反降。2024 年 Q2,三项费用合计 126 亿(其中汽车所在板块 29 亿),总费用率 14.2%。比 2023 年 Q2 低 1 个百分点(市场费用率下降 0.6 个百分点,行政费用率下降 0.4 个百分点)。

小米是怎么做到的呢?

1. 研发费用

小米 2021 年 3 月 30 日,宣布进军智能电动车。但 2020 年研发费用已悄然提高至 93 亿、较 2019 年多 17.7 亿。其中 Q4,研发费用 31 亿,较 2019 年 Q4 净增 8.5 亿。说明宣布造车,相关研发已然启动。

2021 年研发费用 132 亿,较 2019 年多 57.1 亿;2022 年研发费用 160 亿、较 2019 年多 85.4 亿;2023 年研发费用 191 亿,较 2019 年多 116 亿;2020 - 2023 年,研发费用总额 576 亿、年均 144 亿,较 2019 年高 69 亿。4 年间,小米一共多投了 276.2 亿研发费用(参照 2019 年)。

2024 年 H1 研发费用 107 亿,较 2019 年 H1 多 74.5 亿。

小米有条不紊地推进研发工作,逐步加大力度,终于在 2024 年厚积薄发。

2. 市场费用

2017 年起,小米市场费用金额、费用率都在持续上升,2022 年达峰——市场费用 213 亿、费用率 7.6%。其中广告宣传开支 72 亿。

2023 年,市场费用回落到 192 亿、费用率 7.1%。

2024 年是小米造车“赶考”之年,上半年市场费用达 114 亿、同比增长 32.6%;其中广告宣传支出 38 亿、同比增长 38.7%;但因营收同比增长了 29.6%,市场费用率仅比 2023 年 H1 提高 0.16 个百分点。

比较合乎逻辑的解释是:小米造车话题性强、自带流量,省了不少广告费。

五、财报数据背后——小米的真正掌舵人

所有民企的天花板就是其掌门人。国美的天花板是黄光裕,京东的天花板是刘强东,拼多多的天花板是黄铮……“天花板”越高企业发展空间越大。比亚迪、特斯拉成功的关键是王传福、马斯克。

小米造车成功,证明了雷军具备挑战任何企业家的实力。

蔚来成立于 2014 年 11 月,2017 年推出量产车;小鹏也在 2014 年成立,2018 年推出量产车;理想成立于 2015 年 7 月,2019 年开始量产。

小米 2021 年 3 月宣布造车。此时“新势力”早已失去光环,消费者对品质/价格不再宽容;比亚迪、特斯拉市占率“遮天蔽日”;燃油车巨头开始重视新能源车;价格战烽烟四起……时间窗口已关闭,新能源车市场一片火海。

不要说李斌、何小鹏、李想,假设马斯克、王传福 2021 年才进军新能源车,到 2024 年很难比小米做得更好。

雷军,这位在中国科技界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,他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一直备受赞誉。小米在他的带领下,从一家小小的创业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。如今,小米进军智能汽车领域,更是展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。

在许多人眼里,小米的核心能力是以性价比高的产品占领消费电子市场,科研并非强项。因此,小米在资本市场被视为“技术含量一般的硬件生产厂”,估值中枢在 20 倍上下。

而特斯拉因为智能驾驶、人形机器人、Space X 火箭、脑机接口(其实后两项与特斯拉汽车无关),被视为科技先锋,估值中枢在 50 倍左右。

小米汽车销量赶超比亚迪任重道远,而智能驾驶与华为并驾齐驱的可行性较强。

由于汽车业务不是主航道,华为着手将原“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”剥离,注入 2024 年 1 月成立的“深圳引望”。华为承诺“不从事与目标公司业务范围相竞争的业务”。预计 2024 年内将完成相关人员、技术和资产的“装载”。

涉车业务转战引望,人才、资金与华为脱钩,自负盈亏、研发经费自筹。“鸿蒙智行”实际上已被任正非“扫地出门”,只是暂时保留华为光环。而电动车是小米的“一号工程”,老板亲自操盘,完全有能力跻身智能驾驶一线。

如果小米智驾获得广泛认可,公司整体形象会显著提升,不仅估值逻辑可比照特斯拉,连高端手机都会卖得更好。

六、未来的小米

小米汽车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,小米汽车有望在智能汽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。

在技术方面,小米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,提升智能驾驶、电池技术、车联网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。同时,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作,共同推动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。

在市场方面,小米将不断拓展销售渠道,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。同时,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应用。

在用户体验方面,小米将始终以用户为中心,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质量,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、智能、舒适的出行体验。

小米汽车的发展历程,从宣布造车到推出量产车,小米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。在这个过程中,小米面临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,但始终没有放弃,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。

正如古人云:“有志者,事竟成。”小米汽车的成功,离不开雷军的领导和全体小米人的努力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拼搏精神,什么是创新精神。

内容由作者提供,不代表易车立场

收藏

收藏成功 !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

猜你想看

+加载更多

活动推荐

广告
  • 奖 
  • 抢 
  • 奖 

CopyRight © 2000-2023 BitAuto,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   购车咨询:4000-168-168 (周一至周日 9:00 – 21:00) 法定假日除外